過去困擾味精行業的一大環保難題,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又酸又臭的工業尾氣。目前,國外雖有這一方面的處理技術,但設備投入成本巨大,治污效果還不明顯,國家多次對企業進行停產處理,單內蒙古一家企業停產兩小時,損失產值就達兩億元。慶峰集團瞄準這一世界性的難題,主動和山東某大學的一名環境治理方面的教授接觸,將該專家的數項技術專利進行產業轉化。
三年來的刻苦攻關,江蘇慶峰投資4000多萬元的研發費用,與山東某大學合作開發,研制生產出一臺最新的煙氣處理設備,為了使客戶使用自己的產品,江蘇慶峰提出免費使用設備,沒有效果無需付費。內蒙古一家味精集團在使用慶峰的設備后,奇跡出現了,原來煙囪拖出長長的“黑龍”不見了,廠區周圍也沒有以前的那種難聞的氣味,而經過設備處理后的“廢料”也變廢為寶,企業一年還可賣5000多萬元。用慶峰集團負責人的話說:“該技術解決了味精行業產生的煙氣污染問題,若在全行業推廣,將大幅度減少煙氣中的有機物的排放,可實現年減排量30萬噸以上,國家在“十一五”碳排放量只有15萬噸,慶峰生產的設備就能完成全國的碳排放量的指標,新產品問世后,實現了環保、經濟效益多方共贏。
高科技給企業帶來了高效益,慶峰的產品贏得了一個個大額訂單。內蒙古一家企業一口氣就向慶峰訂購了10多套處理設備,高科技產品使味精行業企業實現了“零污染”,企業也因此效益大增。